按照我的定义,孵化器是一种专为扶持新建小企业特别是新建科技型小企业而设计和运作的体系,它以一些建筑和(或)设施为依托,由一支精干的管理-服务团队将与小企业生长相关的社会资源有效组合,服务于创业者成长的初始阶段。
这个定义主要针对科技型孵化器。这里面,我最想强调的,是“体系”,这一点,有别于其它人或机构对孵化器的定义。这个定义是20年前提出的,用今天的语言,“体系”可以用“生态系统”来代替。就是说,孵化器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好的孵化器,要致力于建立完善自己的生态系统。
前几天去Plug & Play (简称PNP)中国总部参观学习,很受启发。他们提出“PNP开放式创新‘三角定律’”,在其孵化体系中,创业项目、资本、大企业,三者之间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
描述一个创业生态系统,有两种方式,一是把创业者作为系统的一部分,二是把创业者作为系统的作用对象。我倾向于后者。
简单说,系统就是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孵化器特别是科技型孵化器的生态系统,自然涉及许许多多的要素,研发、产品化、市场、投资、融资、专利、法务、财务、人力资源,等等。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有三个:技术、资本、产业。
技术。不单是有新的技术源源不断地供给创业企业,更重要的,是有供创业企业进行产品化、产品验证的技术平台,以及指导服务支撑团队。一批研发检验检测以及小规模量产的仪器、设备,与一个能够给创业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支撑的队伍,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孵化器花大钱买了设施设备(或者是自有的),但没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来帮助使用这些物理设施的创业者。要知道,在技术高度分化细化的今天,即使是技术出身的创业者,也有许多技术盲区,需要人提供帮助。
资本。这个最容易理解。资本,既是创业者所需,也是孵化器所需。投资给创业者,用自有资金,或用自己运营的基金,或者由合作者投资,是孵化器的必备功能。在创业者需求的长长的单子上,钱,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且许多创业者有一个错觉,只要有了钱,其它的都不是事儿。如果孵化器不能给钱,你其它方面做得再好,也难以得到创业者的赞许。钱是润滑剂,它让孵化器的另外一些服务更容易实现,也更值钱。
产业。创业和创业孵化,需要产业的支持。大企业首当其冲,它可以购买创业企业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创业者和孵化器的变现机会),也可以把自己的资源,销售网络、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品牌等等向创业者开放(大企业做创业孵化的机会)。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的提供者,如强制检测检疫、技术标准、行业研究等等机构,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技术联盟等产业协同性组织,也很重要。
按照三要素的分析,谁最适合来发起设立、运营孵化器呢?
研究开发机构,如大学、独立研究机构,是一种,但主要由于体制原因,参与创业孵化的还很少,做得好的就更少。
投资公司开办的孵化器,现在渐渐的多起来,也有比较好的社会影响力。这类孵化器,要紧的在于对创业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视。资本固然重要,但仅仅有资本还远远不够。
大企业办孵化器,我是说真正去办孵化器,还很少。我觉得,所有的机构里面,大企业是最容易做孵化器的。现在主要是一些房地产类的大企业,借鉴孵化器的模式或者打着孵化器的旗号来开拓新业务,而实业型大企业参与的很少。中国的一批大企业纷纷建立创业孵化机构,将是全世界创业者的福音,也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