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网创始人颜振军博士:中国须用好全球抗疫时间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4-09 10:18:43


这场新冠疫情,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而全球蔓延正在加速。从时间上看,疫情在中国的爆发,早于其它主要国家两个月左右。疫情在中国的基本结束(以3月18日全国无新增确诊病例计),由于我们特殊措施的效果,我估计会早于世界主要国家4-5个月;由于疫情传播的广泛性和梯次特征,我估计会早于全球性的基本结束至少半年。
 
这几个月的时间,世界让中国承担起独特的重任,也给中国未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特殊机遇。
 
1、中国须开足马力满足世界的抗疫需求。既有抗疫直接的需求,包括口罩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品、人工呼吸机等医疗器械、药品,又有人民生活生产的各种需求。在这个时间段以及其后一段时间,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要由中国来满足。这客观上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当然,为杜绝假冒伪劣,政府要加强出口规制,行业协会要发挥协调作用,企业要自律。
 
2、中国的企业应率先探索实现转型和产业链重构。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化,会给企业特别是众多的中小企业以机会,在新的情境下识别、检验、测试市场,重新在商机与企业资源间寻求平衡,尽早开启企业转型之路。疫情对全球的产业链造成重大冲击,在产业链重构过程中抢占先机,既保障国内重点产业的链条完整与产业安全,又在全球产业链中占领高端与重要环节,是中国企业的机遇,也是政府相关工作的重点内容,需要提高效率、快速调整与布局。
 
3、中国可率先进行社会重建。疫情是一种检验情境,对政府管理、公共卫生体系、医疗体制、社会应激能力、大众心理等等,都作了一次“有创检验”。显现出来的缺陷,需要尽快弥补、优化。这是个长期的过程,有的由于涉及文化、体制,难度还很大,但总要开始改变,有的事情可能需要疫情这样的契机,比如全民免费医疗保障。疫情造成数千人病逝、数万人患病,对直接相关人员、间接相关人员乃至一定区域的社会心理所形成的伤害,因为中医、吹哨发哨、日记等引起的族群撕裂,都不可小视。武汉人湖北人,刚刚缓过神来,又由于无症状感染的病例,遭受有意无意的地域歧视。需要公权力的自我修复、实施社会抚慰,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宽容相待。
 
4、中国须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2020注定是多事之秋,且充满不确定性,什么都可能发生,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粮食、能源、资本、原料,恐怕都要未雨绸缪。政治的心理的军事的,恐怕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5、北京市的防控安排决定全国的进程。由于首都的特殊地位,北京市的管控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国进入正常状态的进程。昨天(4月5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北京疫情防控工作,有两个关键词值得重视:一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严防死守、精准防治。第二个关键词是紧抓窗口期...现在是在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快复产复工复业、全力以赴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最佳窗口期,要紧紧抓住,不可错失良机,我们拖不起也拖不得"。拖不起也拖不得,说得好。期待。
 
 来源:时光之颜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欢迎参与交流,登录 后才能参与留言,留言审核后公开显示

    精品留言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