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0-23日,由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指导,北京创业孵育协会主办,韵网(WIIN-全球智能孵化网络)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协办,京仪孵化器支持的《北京孵化升级发展中级培训班》顺利开班。来自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中关村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启迪之星、北理工创新高科技孵化器、北京骏一孵化器、北京普天电子城、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孵化机构的50余位中高级管理骨干参加了本次培训学习。
本次课程聚焦新形势下孵化器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重点提升学员对行业未来发展走向、创新与产业相融合的行业趋势的全面把握,加深学员对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相结合、科技项目产业化以及如何建立孵化器可持续发展机制等问题的理解,有效提升创孵绩效与管理水平。
通过创业讲师的实战案例剖析,为受训学员创孵实践活动提供最新行业方法论与经验分享的引导。同时加强行业间深度交流与合作,旨在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创业孵化人才队伍,推动创业孵化载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开班仪式上,北京创业孵育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闫芳就北京地区创业孵化行业发展总体情况,孵化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与2021年度北京孵化升级发展培训计划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
本次课程采用导师讲授、分组互动、团队共创、案例研讨、辩论赛等训战结合的学习方式,确保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与提问,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提升大家对创孵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全面理解,提高对专业孵化器的模式探索,进而构建孵化器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秘书长隋志强代表本次培训的业务指导单位就本次培训提出几点期望:
第一、认真利用课程时间学习讲师授课的精华内容和典型案例;
第二、强化交流互动,本次活动面向中高级管理层,需要从战略、运营模式、管理等方面深入思考;
第三、既要带着问题,同时也要研究一些问题,通过论文考核形式加强对创孵行业理解。
01
主讲人: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秘书长 隋志强
《中国创业孵化发展及孵化服务升级思考》
主要从十三五孵化器发展取得的成绩到十四五孵化工作思考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其中重点分享了中国创业孵化发展现状与发展新趋势,孵化服务升级的手段、服务链条建设以及孵化服务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同时阐述了孵化器全面升级的新思考以及如何发现高质量优质企业的方法等重点内容。
02
主讲人:761工场常务副总经理 夏文欢
《国际孵化战略与模式创新》
系统介绍了国际孵化模式及典型案例解读,跨境联合孵化的历史及实践探索,中国孵化器的国际化实践、孵化器运营与国际技术转移及推动国际化孵化业务发展的实施路径等内容。
03
主讲人: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军
《新数字孵化时代“汇•创”云孵化平台》
对传统孵化体系、当前孵化服务现状、孵化服务需求趋势做了详细的总结及经验分享,重点讲述了人工智能在双创领域应用的技术构建思路与价值、人工智能给双创发展带来的机遇,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的创新性和前瞻性,智慧孵化平台“双循环”以及如何构建数字孵化体系,打造数字园区等内容,有利于提升学员对数字孵化时代下的创业服务的深入理解,结合工作实践思考未来数字孵化发展方向。
04
主讲人:埃米空间CEO 章品书
《专业孵化器发展模式探索》
通过围绕埃米空间作为新材料专业孵化器代表之一的典型案例,介绍了自成立以来逐渐摸索出适合产业孵化的运营业务体系和产业服务内容,并分享了具有公益性质的育材班在课程设计、学员筛选、服务价值等培训特色。最后总结了在运营专业孵化器过程中发展瓶颈、战略思考以及重塑竞争力等心得体会。
05
主讲人:海创汇创始人 王文江
《大企业创孵平台建设》
重点讲解了海创汇大企业共享及赋能的创业模式,全球创业者加速器平台布局,跨境加速模式、生态投资、热带雨林创业生态、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创新及平台发展取得的创新成果等内容,让学员对大企业如何搭建创新平台并对大公司母体与孵化平台的有效联动与协同有了新的思考与认识。
06
主讲人:韵网创始人 颜振军
《创业孵化与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
结合国内外创新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以及“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规划的新要求,分析了当前创新与创业方面面临的痛点,剖析了产业发展的着重点和科创孵化载体发展方向以及大企业搭建创孵平台的益处。这些核心要点对学员在工作中推动孵化器转型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07
主讲人:创客总部合伙人 陈荣根
《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模式的探索》
详细介绍了创客总部在高校院所合作孵化早期项目模式中遇到的困难、挑战以及模式经验,并指出,未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需要突破思维转变、紧抓科技创新技术源头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等。


针对这次中级培训,各组代表纷纷谈到为期4天培训的感触,不仅让大家对行业发展模式有了新的启迪与认识,突破了原有固化思维方式,同时也体会到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看到了新一代孵化同仁共同努力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奋发热情。本次培训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行业间的交流、探讨、碰撞、合作将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