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加速器创始人汪斌:中科加速器“十赢”模式 | 创孵直播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4-22 10:15:48


中科加速器创始人汪斌:中科加速器“十赢”模式 | 创孵直播

 

主讲人 | 汪斌

整理 | 韵网WIIN


4月15日,创孵直播公益讲座第十一期开播,中科加速器创始人、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博士以“中科加速器‘十赢’模式”为主题,分享了《科技成果转化“三段论”》和《科技风险投资的“鱼肚”理论》,并对中科加速器的“十赢”模式进行了详细解析。


以下为直播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今晚分享的主题是我这些年研究的中科加速器模式的解析。因为本人做了25年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近期刚刚总结了这个模式。我将从五个方面讲解。第一,首先研究一下国内外加速器的情况。第二,介绍我个人这些年做科技转化以来的经历及提出的一些理论。第三,在我的理论基础上,我发明了十赢模式的中科加速器,讲一下它的内容和盈利模式。最后,讲一讲我们中国加速器的未来形势展望。 


01 国内外加速器情况

 

中科加速器创始人汪斌:中科加速器“十赢”模式 | 创孵直播


大家知道,加速器是科技产业化的载体之一。科技产业化的载体包括: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根据2018年国家有关部委正式公布的数据,众创空间有5739家,孵化器有4069家,加速器有500多家,产业园区2543家。在这个链条上,我们可以看到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基本上是“0到1”的阶段,而加速器是“1到10”的阶段,可以明显看出加速器的数量太少了。后面我会讲到,其实加速器数量应该比两头多。为什么?因为加速器应该是小而美和专而精的,它不可能是大杂烩,像孵化器、产业园区那样,所有东西都装在一个篮子里面。所以,加速器其实远远应该大于这个数字。


一提到加速器,肯定要提到YC。那是相当于科技孵化界大神一样的存在,也是全球加速器行业的龙头。YC为什么成功呢?我也参考了一些资料,加上网上各种专家的分析。总结了YC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五点。


第一,海选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优中选优。从最初50:1选“好苗子”。我觉得YC基本上不分行业,因为YC的创始人、合伙人可能都跟互联网有关。随着它的名气越来越高,基本上发展到100:1,甚至几百比一。这是经历了一个良性循环。 


第二,它的模式是什么?就是投资+服务换股权。大家知道,YC的发起者,都是创业成功的过来人。所以,早期创始人、合伙人投入少量的资金,提供一些免费的工位,通过高价值的创业服务来换取孵化项目的少量股权。这是YC的主要盈利模式。 


第三,YC特别重视投后管理。YC的创始人、合伙人因为都是创业成功过来的,他们知道怎么能选上好苗子,也知道怎么服务创业者。所以他们从公司战略、产品、股权构架这些大的方面,以及产品体验、营销模式、营销策略、营销路径的优化这些小的方面都能给创业者帮助。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好苗子最后成功的几率。


第四,YC有超强的投融资服务能力。一方面,它不用自己募资。不像我们现在,每个做孵化器的还要找别人投点钱。YC的创始人、合伙人本身就是一些成功的创业者,所以他们有钱,可以自己出一部分钱。另外,他们能帮助创业者合理的估值,撰写BP,同时打磨路演技巧,融资谈判策略,做好项目宣传。YC邀请了足够多的天使投资人,可以确保孵化的项目大概率获得下一轮的投资。简而言之就是他们为项目找到了接盘侠,可以确保自身顺利退出。 


第五,美国《乔布斯法案》推出以后,涌现大量活跃的天使投资人。以前可能只有几十万的队伍,后来跃升到百万级。在这种天使投资人的环境和文化下,YC振臂一呼,就有很多人愿意去参与投资。本身美国硅谷就有这种投资文化,也是多年的积累。这也是YC成功的原因。


YC加速器的模式在我国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前年,百度的总裁陆奇博士做了一年多未继续进行下去。什么原因?我认为不是因为经营者本身。陆奇博士,之前是微软的全球副总裁、百度总裁,都是极高的职务。但是他的加速器在我国行不通,不是因为他本人的原因。我认为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一,投资环境。一方面,国内接盘种子投资之后的天使投资太少了,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另一方面,中国存在着大量的天使投资化的高净值人群。我们各大银行都有相当多的理财俱乐部,都有高净值人群。但是这些人习惯了在楼市里挣钱,或者买一些理财产品的保守思维,缺少天使投资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没有形成起来,导致天使投资人很少。 


第二个,创业项目的退出机制。美国有很多的创业项目退出通道,比如纳斯达克。另外。美国还有非常浓厚的并购文化。每年有几千,甚至上万个大中型企业并购小企业的路径。我们国家直到去年7月份才正式推出对标纳斯达克的科创板。另外,企业并购也没有成为中国大中型企业的战略习惯。反观欧美国家,那些世界500强,他们大部分都是依靠并购攻城略地,做大做强。我们国家这种靠自己一个个做的模式,效率太慢了。我们的资本市场,也是90年代初才有,时间也很短。资本的市场时间短,再加上天使投资的文化不成熟。 


第三,我们国家的人喜欢在一个地方呆着。比如说,在老家呆着,只要没考出来,可能就在老家一辈子了。如果你要走,有很多羁绊。这时候,如果你有个小苗子公司做得不错,地方政府更会留你。另外,我们现在的主办方,还是吸引力不够,不足够把好苗子吸引过来。我觉得主办方要加大吸引力度。 


由于这三个方面原因,国外的一些著名的孵化器在我们国家没有向全国同步发展起来。北京、上海等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加速器,但好像没有哪一个孵化器能做到国际著名孵化器这样的规模。国外的这些孵化器在我们国家没有做大做强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不具备某些条件。


中国有中国的特色,我们结合中国的特色,怎么来做这个事?我今天讲的就是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来打造我们自己的加速器。


02 科技成果转化“三段论”及风险投资的鱼肚理论


 

中科加速器创始人汪斌:中科加速器“十赢”模式 | 创孵直播

通过在一线工作二十多年的经验,我提出了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三段论”和风险投资的鱼肚理论,还有科技企业成长“十步法”。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科技成果转化的“三段论”。任何一个企业从0开始技术研发,到最后长成“100”,实际上可以分三段。这里的“100”,并不是说涨了100倍,而是达到我们比较满意的程度。这三段,说实话其实也不是特别精确,但一个企业从开始到最后做大,分三段肯定是可以的。

我是从美国硅谷的创投教父彼得·蒂尔,写的《从0到1》这本书,由此得到启发,将其延伸到“1到10”,“10到100”。

第一阶段,即从0到1,即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进孵化器成立公司孵化,然后创业者筹资或吸引天使投资,进行小批量生产后开始走向市场。经过几年摸爬滚打,若能拿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并且年利润达到30万-50万元水平,即为达到“1”的标准。我在科技创业培训中,一直向创业者分享何为高新技术企业。如果在中国创业,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都不知道,那说明离成功还有差距。所以我把达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并且获得一些利润,定义成为“1”的标准。 

第二阶段,即从1到10,即部分优质高新技术企业,走进经验丰富、资源广阔和资金雄厚的加速器实现快速发展。快速复制“1”,争取在三到五年内达到“10”,即达到年利润1000万-2000万元。这个过程遇到合适的加速器,成功的概率要远远大于“0到1”的阶段。因为“好苗子”已经出来了。出来以后,你在加速器的帮助下,可以很快做到“10”。一个好的企业做到一、两千万利润,在行业内拥有了一部分知名度,大家都来跟你沾光来,这叫锦上添花。而前面第一个阶段都是雪中送炭,因为在“0到1”这个阶段,死亡率太高,九死一生。

第三个阶段,即从10到100,即被上市公司并购,或新三板上市,或在资本(PE)的推动下做大做强业绩上市。如果一个好的科技成果最后变成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就是达到了所谓的“100”。

总结一下,第一阶段基本上靠自己。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加速器阶段,就需要有经验、有资源、有资本的人的帮助。你可能在贵人的帮助下,很快就做到“10”。到10以后,这个阶段的市场很成熟,就像我们国家现在的投资全部集中这个阶段。这是我讲的科技成果转化分为三段,这个三段即使不是十分精确,但是无论哪个企业从小开始做大,都可以总结为这三段。 

 

中科加速器创始人汪斌:中科加速器“十赢”模式 | 创孵直播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三段论”,我画出了风险投资的“鱼肚理论”图。从数量模型来看,从开始的“数量最多”,通过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做到“100”的,基本上是百里挑一了。一百个创业,有一个成功已经不错了。 

比如说,在这三个阶段,我同样投100万块钱。第一个阶段,鱼尾巴,基本上颗粒不收,因为第一个阶段风险太大了。第三阶段,你投100万块钱,可能赚200万,因为这个时候你的风险小了。但你别忘了,你能挤进来,这200万相对于所耗费的精力来说是毛毛雨,所以收益倍数很低。但是,如果你投了一个好苗子,自身又具备经验资源、有加速器的帮助,可能你会赚500万。所以,同样是三个阶段都投100万块钱,中间这个阶段是最赚的。

 

在第一个阶段,虽然很多人宣传天使投资者怎么赚钱,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公益性事业,应该是国家的科研经费再往后延长一点,国家提供更多的扶持。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从周期来看,第一阶段,投资周期很长,而后面两个阶段短。从投资风险来看,第一阶段,风险最大,第二个阶段相对较小,第三个阶段最小。从收益来看,中间最大。这就是我的风险投资的“鱼肚理论”。

 

中科加速器创始人汪斌:中科加速器“十赢”模式 | 创孵直播


我们国家现在的双创如何跟加速器结合?

大家看,从0到1,到10,创业企业的数量在逐渐减少。我们国家的双创是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提出来的。2014年之前没有双创的时候,假如有100个企业来创业,可能走到“1”的有10个,这个成功率是10%。企业已经做到“1”以后,成功概率就高一倍,走到“10”的有2个。从10到100的成功率有50%,最后走到“100”的有1个。所以,没有双创的时候,100个创业可能有1个做的就很不错。 

2014年以后国家提倡双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民浪潮下,创业的人肯定更多了。假设有300个人创业,从0到1的成功率还是10%,那么走到“1”的有30个。为什么成功率还是10%?因为国家的扶持跟激烈的竞争抵消了。假如这个时候没有加速器,走到“10”的可能会有6个。最后,达到企业发展顶峰的,可能有3个做得很好。

那么,如果同时有双创和加速器。同样是300人进行创业,在走到“10”这个阶段,因为有加速器了,成功的概率可能提高一倍,就会有12个走到“10”。12个里面,又走了6个走到“100”。这样有双创、有加速器以后,就等于是有6个企业会做得很好。这就等于是,双创把没有双创时的业绩翻了三倍,双创有加速器把没有双创时的业绩翻了六倍。所以,我提出加速器是双创的倍增器。

我在三、四年前就呼吁,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企业,让更多参加双创的创业企业顺利进到下一阶段。


03中科加速器的六大模块


 

中科加速器创始人汪斌:中科加速器“十赢”模式 | 创孵直播

一个成功的加速器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经验、资源、资本。怎么能把加速器做出来一套模式?我细化出来了六大模块,服务定位、参与主体、受益主体、主要内容、试点城市和逐步推广。 


模块一 服务定位

我们的服务定位是什么?做行业加速器,不求大,但求精,轻资产运营,参与的各方都要获利。首先,这是个行业性加速器。现在我们的众创空间、孵化器也好,产业园区也好,基本上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加速器必须细分行业。比如说,我在我前面说的在某个行业做了很多年,我在这行业建立加速器肯定没问题,但我在别的行业不一定行,所以加速器一定要在行业细分领域做。每一个行业做细分领域的加速器。每个加速器就是按行业来划分的,不会太大,但是小而美,专而精。您可以想一想,前面讲的5000多家众创空间,4000多家孵化器,2000多家产业园区,我说至少需要好几千个加速器,才能满足中间的加速需要。因为加速器是做专业性的,而前面孵化器等是做综合性的。


模块二 参与主体

除中科加速器外,有四个方面:上市公司、地方政府、孵化器及创业企业。


模块三 受益主体

有十个方面:创业企业、企业员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高管、地方政府、国家(双创)、风投公司、地方孵化器、一切创业企业服务机构、中科加速器。在后面我将会详细讲解这十个方面是如何收益的。


模块四 主要工作

第一个,是成立加速基金。由中科加速器和上市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一支产业加速基金,中科加速器作为基金管理人,上市公司作为基石出资人,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参与,再吸引其他社会资本加入。

第二个,全球海选“1-10”阶段的“好苗子”。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中科加速器具体负责,上市公司作为主要决策者。关键的是有钱了,找到后面的接盘者了,我就全球海选上市公司领域的好苗子,最后决策者是上市公司。

第三个,入选后各方要求。创业企业入选以后,无论原办公地点是在美国、以色列,还是其他地方,获得地方政府支持后,企业注册地址必须迁到这个地方政府的孵化器里来。可以在早期规模小的时候在原地办公,将来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场地时,到地方产业园区来,中科加速器就提供品牌输出和增值服务。上市公司必须要派出高管负责日常运维。为什么?因为中科加速器只能作为一个宏观的设计者,一套理念的提供者。但是,为企业加速的还是要上市公司高管来负责,因为他更熟悉这个行业。上市公司派一个高管来,代表公司、代表自己,就像养孩子一样,把所有的精力全放在这。他就是这个公司的股东,把一些无形的资产变现了,上市公司高管愿意接受。地方政府更愿意接受。前几天,我跟一个地方领导进行了简单的计算,如果现在地方政府提供200万资金扶持,两三年以后将会有2000万的税收,等于增加了10倍,何乐不为?当然,这里也有风险,打个折,比如有1000万或者500万税收。那也是非常好的事情。


模块五 开展试点

现阶段,我们联系了几个地方的主要领导,包括北京市的一个区委常委,天津一个区的重要领导,四川一个市的常委,还有广东、安徽、江苏的一些重要领导。他们都非常支持开展试点工作。同时与几个上市公司董事长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也表示了愿意开展合作的想法。


模块六 逐步推广

最后,要一步一步推广。因为中科加速器模式是个新鲜事物,还有很多要摸索的地方。一边试点,一边积极争取有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大力支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这套中国特色的科技加速器模式。试点成功后,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政策和资金支持,面向全国推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


04 中科加速器“十赢”模式

 

中科加速器创始人汪斌:中科加速器“十赢”模式 | 创孵直播


1、创业企业的“保险箱”:创业企业被选中后,即得到资本注入,又有资深创业导师时刻陪伴身边,在创业艰辛的过程中,得到导师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关键性帮助,当地政府还提供很好的营商氛围,一下放到了聚光灯下,吸引大批VC的关注,创业成功的系数大大提高,相当于进了“保险箱”。


2、创企员工的“定心丸”:创业企业被上市公司选中后,创业公司有能力的员工将获得个人发展空间与实实在在的可观经济收益,员工心态较之前会大不一样,看到企业光明前景,更加安心努力工作,把个人前途和公司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努力争取公司原始股或期权。这样就给就创业企业员工吃了颗“定心丸”。


3、上市公司的“蓄水池”:上市公司经常通过并购,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满足股民期待,因此市值上扬,形成良性循环。但每次数额巨大,因此风险也大,不如提前三年布局,把部分并购分流到培育优质“小苗子”,这样磨合时间长,投资小,受益大,因此这可比作上市公司的“蓄水池”。


4、成功高管的“第二春”:跟随上市公司创始人一起创业的合伙人,大多财务自由,待遇优厚,但已不再年轻,事业也遇到“天花板”,外出创业,动力不足,体力也不如当年。而这类高管往往在经验、资源及资本等方面有丰富的积淀,正是加速器运营需要的高端人才,如果派来运营加速器,相当于在公司平台上二次创业,发挥优势,培育优质好苗子,“小苗子”们也遇到伯乐,优势互补,创业成功概率大大增强,上市公司高管也迎来事业的“第二春”。


5、地方招商的“新法宝”: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招商引资”是重要手段。但从这些年各地招商引资措施看,还是老思路、老办法,比拼税收减免、土地优惠及财政支持等,竞争一片“红海”。招来这类企业是能“立竿见影”,但也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这类招商招的正是“10-100”阶段企业。“招才引智”也是近年兴起地方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即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财政资金扶持,吸引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前去当地创新创业,推动当地经济转型,但这正是“九死一生”的早期创业阶段,成功概率低,某些项目会成功,但大部分可能无疾而终,地方投入大量的资金很多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正是“0-1”阶段招商。中科加速器将引导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的部分转移到第二阶段,即“1-10”阶段。这阶段既无第一阶段的高风险,也无第三阶段的大投入,综合效益来看,即招商引资的“鱼肚”阶段。既提高了科技实力,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这可看成地方招商引资的“新法宝”。


6、双创成果的“倍增器”: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号召“大众创新万众创新”以来,“双创”热潮席卷全国,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但这大都是孵化企业的“0-1”阶段,正如前面数据提到,缺少服务“1-10”阶段的加速器来接棒,大力发展具备“经验、资源和资本”三大要素的科技加速器,才能为“1-10”创业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精心服务,提升孵化质量,加速一大批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创业成功概率大大提高,因此可看成双创成果的“倍增器”。


7、科技投资的“风向标”:全球行业“好苗子”选来后,加速器为这些优质企业搭建一个展现自身实力的舞台,也意味着风险投资公司不用再去全球范围内海选,为风投公司省去了繁杂项目筛选的过程,后期有上市公司派驻高管精心辅导,上市公司还很大可能是“接盘侠”,因此风投机构风险减小,赢利机会增大,必定会成为他们的风向标。


8、孵化机构的“好伙伴”:由于当下疫情和经济下滑等原因,孵化器场地不少空出,经营压力增大,加速器和当地孵化器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中科加速器在全球海选的“好苗子”入驻当地孵化器,他们提供基础服务,中科加速器提供增值服务,这样通过招揽创业企业入驻,帮孵化器实现场地费和服务费等增收。这一模式将大大减轻孵化器的经济压力。


9、其他创业服务机构的“客户源”:为入驻企业提供基础服务的除孵化器外,还有工商注册、财税服务、高企咨询、人力资源等一大批外围服务机构,他们深谙国家各项扶持政策,能帮助创业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扶持和各种资源,使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对创服机构而言,就是引进了一批优质客户。


10、中科加速器的“生态圈”。按以上分析,中科加速器把上述九个方面联络好、协调好及服务好,前期在几个核心城市做试点,占据区域制高点,再面向全国布局,打造中科加速器生态圈,相当于每个中科行业加速器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因为创业公司的市场不可能只在加速器本地,这样可以迅速延伸到全国,甚至全球。在这个基础上大家各有收获,最终实现共赢。 


目前国内有近4000家上市公司,初步调研预计至少有1000家上市公司有这种需求,全国2800个县级行政区域,按1000个县有这种愿望,中科加速器作为概念提出者,自营或招商加盟,全国性布局,网格形成后,内部协调,为入选企业开拓全国市场做好支撑服务,加速“好苗子”快速成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欢迎参与交流,登录 后才能参与留言,留言审核后公开显示

    精品留言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