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如何做创投?
出自孵化行业,后来投身创投领域的清控银杏创始合伙人罗茁认为:“并不是每个孵化器都要做投资”。
罗茁认为,孵化器即便做了创投,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量力而行。同时,注重内部、外部的专业化,实现区域孵化器网络的价值。孵化器做创投,源于孵化器、高于孵化器。
孵化器的作用与价值,罗茁认为主要在于提高企业生存率,增加区域的就业与税收。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
1、基础服务
为创业企业提供共享空间、基础服务等。
2、增值服务
提供资源弥补创业企业短板,加速企业成长。
3、创业投资与融资服务
可以为企业直接输血,也可以增加企业造血能力,为其实现跨越式增长。
4、专业技术服务
科研资源的专业支撑。
我20年前参与创办清华创业园,我心一直没有离开。
梅总(指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萌)说政府做服务就是这么一个事情,提高企业生存率,增加区域的就业与税收。我们做这个事情蛮难的,20年前梅总跟我谈条件的时候,一二三四五,弄两层楼,两千四百平米。
我做的那个孵化器里面,算算账,政府的支持也有三百万,那个时候看来还是蛮多的,这就是后来启迪创投到今天清控银杏创投讲故事的基础,也是取得了非常好的回报。
各种各样的众创空间很多了,这是最基本的事情,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我们当时在清华科技园还在创业的时候,我们叫科技园帮助企业,尽自己所能,为小企业做的事情这叫基本的商务服务。
增值服务,这个事情就多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北航、清华科技园,还有很多政府、行业资源。最典型的像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在做众创空间,海尔、小米、他们也做了一些针对小企业的服务平台,包括内部团队出来创业在产品研发中可以共享生产和销售的渠道,这些增值的服务都是为企业的成长增加了很多的有利因素。
投融资也是一个重要的资金,确确实实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慢慢地发展壮大,我一不小心变成了投资人,早期企业要快速的成长,直接输血会是非常好的,很多企业由于得到了投资人的投资,有了跨越增长机会,这在帮助企业这一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20年前,在做清华创业园的时候认真分析的事情,即使没钱,梅老板也说可以去做投资,非常感谢。
政府做的公共平台,包括软件园,还有企业,大型企业也在开放自己的资源,这些都是孵化器需要去运营的,孵化器建立一个资源整合平台,我们做这个事情就会有游刃有余。
我们当年得到政府支持的时候,当时学校的化学分析中心,设备遗留,还想再填点设备,梅总说“锅碗瓢盆”齐配就会做的更好。在三方的努力下,我们帮助学校做了一些工作,北京科委员也给了一些资助,花了三四十万美元买了一百多万的设备。
我记得那个项目结题的时候,请了别的同学同行过来一起看,他们很羡慕清华花三十万美金买了一百二十万美金的设备,现在腾讯、阿里、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在关注小企业,都在用自己的能力做事情,跟二十年前比,这个行业有非常大的变化,这是没有想到的。
孵化器如何做创投
这是我过去的体会,孵化器如何做创投,我在孵化器行业也被认为是资深人士了,做孵化器的经历深深影响了我的投资理念——并不是唯利是图,还是要做一些我们认为能够做的。北航那位兄弟做游戏,我们没有投游戏的命,我们这儿没有人玩游戏,这个行业就是不属于我们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还是要量力而行。
大学的孵化器就这一点好——专业化。内部有一些专家,外部像我们这样的站在孵化器外边的,叫做相隔不远的战壕,有时间还是希望跟孵化器同行有合作的机会。有大学的孵化器联盟,有地方的协会,这里还是有很多资源的共享机会,妥善设计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
做投资这个事情,要源于孵化器,要高于孵化器,从专业化角度来说还是有专门的人来做,这是一个需要做的事情。
1999年至2006年做创业园,2007年以后做启迪创投,2009年创业板开始,2010年之后我们在孵化器时代播的种子都有了收获。
清华创投的20年,1999年做孵化器,2007年做启迪创投,2015年成为管理公司股东,跟清华控股再次合作做了清控银杏。
我们清控银杏也是厚积薄发,参加公开的投标,国家工商企业发展基金,我们以第一名的身份中了标,达到45亿美金,做早期投资有点大,我们这两年主要就是弄这个基金在做,我还是希望有机会跟大学科技园的同行有机会再度合作。这个不是想出来的,我们叫启迪创投之后,认真想过我们的理念,用创业的心态做创业投资,与创业企业共同成长。
我们的基本逻辑,遵守价值观。
价值观很重要的,保持好心态,不以盈利为目的,要看企业的真正价值,要做价值的发掘者和价值提升者,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做这个事情。坚持长期投资,不做简单套利,赚企业的成长性,投一个小企业,销售额没有或者是只有百八十万,在这个过程中一路拥抱他走过来,肯定是希望变现,99%的时间还是很认真地帮助企业。
在国内,我们所管基金都在7+2年以上,从募资开始就很不容易,管的时间短就很难做,我们一直坚持独立决策,GP的信誉,LP的信任,这是做这个事情的基础,由于LP对我们的充分信任,我们肯定会给我们的LP带来回报,不是简单的赚钱。
所有的选择,农夫法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华秋实,春种秋收,像我这20年的经历都只做了两轮,第三轮还在路上。多年的积累我们有了自己的使命、理念、规则和目标,这就是我们。
(注:本文为罗茁先生在“大学科技园双创升级暨北航天汇孵化器20周年活动”的主题分享,不代表韵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