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之星是如何保持活跃、持续盈利发展的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05 16:37:29

微信截图_20190905170644.png

接触孵化器行业的因缘


2004年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我到清华科技园参与主园区的建设工作,初步接触到了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养的工作,感觉很新奇,每天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创业企业,每天都能看到一些新鲜的技术的诞生,一些新鲜的商业模式的诞生,让我一下子对这个工作有了兴趣。当然开始的工作还是以建设主园区载体为主,想想建成以后就是全球最大的单体科技园了,心中的自豪之情油然而出!2005年主园区落成以后,就积极的投身到科技园企业服务的工作当中去。


1.png

▲启迪之星孵化服务团队


启迪之星是如何保持活跃、持续盈利发展的


孵化器是一个讲情怀的事业,不能着急,不能急于追求短期利润,是一个长线发展,甚至以10年为一个发展周期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

 

启迪之星是一个集群式创新的平台,依靠科技金融、科技实业、科技园区三位一体的创新载体,以孵化、加速、咨询、投资为主要功能的平台;我们规划了发展路径:专业化、网络化、金融化、人本化、生态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做孵化器要有一个发掘、支持有情怀的企业家的态度;拥有七步孵化链条为长度的服务模式;以汇集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的宽度;以资源聚集、产业纵深、生态性+专业性的T型孵化器的精度;幸福、健康、和谐为温度的孵化器;以生态网络,自生长、自连接、自繁衍具有粘性的创新生态圈为黏度的孵化器,打造我们的态度、宽度、长度、精度、黏度、温度的“六度空间”,长时间,慢慢积累发展成如今一个覆盖全球的科技服务业网络。


2.png

▲“中集百人-启迪之星创业加速营”北京交流会


 

从业以来的一些感受

现在很多的机构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启迪之星也在做类似的事情,但是我们不是盲目的鼓励,是在客观的鼓励,让那些有能力、有想法的人去创业,同时,我们给予很多的帮助,比如我们先让创业者去上创业课程《创办新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是我们给学生开的两门课,有了知识储备再去创业。同时我们还和学校的院系共同打造了x-lab,一个创业管理类的实验室,有了知识,还要实践,想方设法的去降低创业者创业成本,而不是振臂高呼去当老板,结果是一腔热血泼在了地上,为社会降低了真个运营成本。

 

举个例子:10年前,一个学生团队要创业找我,要做一个虚拟楼宇的三维模型,卖给房地产商,让地产商做推广的时候用。我看了项目问他们做市场调研了吗?他们说没有,我说这个项目不行!至少在这个时间段不行。他们以为我阻止他们创业就强行推进了项目,结果几个小伙子用了一年度的时间做出来了,当年做软件开发很烧钱的。当给地产商推介的时候地产商根本不买账,一个沙盘就解决问题了,为什么要用这个软件?看着打水漂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公司门口嚎啕大哭,孩子把养老的钱全打水漂了!

 

 这个案例对我也触动挺大:1.所以我坚持让入孵的企业做入孵评审,不靠谱的项目就要劝退,或者再完善;2.学生创业要理性,我不鼓励学生盲目创业,创业成本很高,浪费钱和机会成本,且九死一生。所以我总是劝刚毕业的学生不要盲目创业,因为自己的社会资源、人脉资源、融资能力、产品开发能力都很有限的情况下,看看自己是不是那个合适的人。


企业高层引导企业的方法或者要领


 企业发展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事情,每个企业都会面临到各种“坑”各种“死法”,我认为一个好的项目大概具备以下几个素质:

 1、企业家精神,一个创业者应该是一个智商高、情商高、具有坚忍不拔性格,敢于坚持的人;


2. 合理的团队,企业不是一个人干出来的,要有一个搭配合理的团队,比如带头大哥、市场高手、技术高手、融资高手等组成的一个合理搭配的团队,而这个团队不应定是多么豪华,但要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


3.资金整合能力,资本是企业的血液,未雨绸缪,融资要有前瞻性,在不是特别需要钱的时候筹划未来6个月以后的钱,包括股权和债权;


4.技术壁垒,防止在发展过程中迅速的被别人复制,前期的研发往往会打水漂;


5.选好“赛道”,在国家或政府支持的领域里面打拼要相对容易些。另外,赛道上是不是有不可逾越的大山,最好的赛道是前面有个“小山包”经过努力能翻越过去。“一马平川”以为这没有市场,有大山,你翻不过去就死了。比如你现在再选做社交软件就不是一个好项目,前面的“山”太大了!


孵化器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一届中央政府对创新创业投入了无比多的关注,忽如一夜春风来,孵化器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这对我国的科技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新问题。竞争加剧了,这个时候也冒出来一批想赚快钱的机构,鱼龙混杂,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甚至有的地区“谈孵化器色变”的地步。

 

这个时候是不是能“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家国情怀,坚持自己的“公益”心态,是我们能不能走的久,走的远的根本。我们遇上了一个好时代,遇上了社会高度关注的时代,我们趁机抓住机会把我们的垂直化、国际化、网络化、金融化做好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我们在诸多的竞争格局中胜出的关键。

 

借用李斯一句话: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启迪之星未来发展一定是向着更有“温度”的垂直化、网络化、国际化、金融化的发展路径上默默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至于对未来的展望我一定是希望谨记清华大学赋予我们的使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企业孵化。让我们沿着这个路子砥砺前行,成为科技服务业的典范和全球引领者!


(注:本文摘自《幸福科技》)


6.png

欢迎参与交流,登录 后才能参与留言,留言审核后公开显示

    精品留言0

刘雪良 启迪孵化器副总经理

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