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创新时代的孵化器怎么做?市场化的运作更加靠谱

信息来源: 王冠雄频道

发布时间:2019-04-18 11:39:26

孵化器也要以互联网+的方式来做了!


过去帮忙跑工商、办公出租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不但给办公室,给便利,还要给钱,给经验、给平台,这样的孵化器,才是未来的趋势。


这是中国商业几十年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化选择的必然结果。


【对创业者来说,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在有着发展几百余年商业历史的美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创业生态。那些取得成就的企业家,用自己的资金为年轻创业者投资,并且在管理、资本、运营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创业者成功,而自己也因此分享到资金收益,同时,整个社会的创业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被得以传承,使得创新更富有效率。很多企业家在功成名就之后都成了成功的投资人。


中国如何?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商业已经有了三四十年的历史,也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早期的企业家积累了无数的创业经验。随着年龄的增大,精力不复当年的他们,更愿意用手中的资本去帮助那些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


这一点在一些海归和互联网领域特别明显,尤其是在2010年以来,很多企业家做投资,比如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周鸿祎、雷军,以及海归创业者邓锋、朱敏等等。


这些人的特点是,创业事业有成,手握重金,同时又有丰富的创业经验,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只是他们的一部分价值,更多的价值则是对创业者进行指导,甚至利用自身资源为创业者在公司业务上提供帮助。事实证明,很多创业者在权衡接受投资的时候,也往往会看投资背后的那个人,他们也更倾向去选择那些行业德高望重的企业家的钱。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背后强大的资源。


这其中,也有很多创业者以公司的形式投资,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前几天刚刚在香港上市的联想控股,投资出很多备受行业瞩目的优质项目。


进入2015年,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中国迎来了又一轮创业热潮,孵化器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我认为,这些孵化器的出现,是投资生态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市场化方式,接地气、更实际】

仔细看这一轮孵化器,发现和我们在十多年前看到的孵化器大不相同了。


以前的孵化器,被很多人认为是变相办公出租。因为除了办公出租,帮助创业者注册公司、办执照之外,似乎再也拿不出别的办法帮助创业者了。


但如今完全不同,国内的孵化器已经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很多孵化器不但能够提供办公空间,还可以提供投资,进行创业培训指导。而且大家也大大方方承认,这个事情自己要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孵化器的盈利模式被投资人看好,一些投资人甚至为这些孵化器投资。


比如前段时间我了解到的清青创,董事长秦君创办清控科创,联合中国创新创业界八家领先力量打造了清青创这个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互联网+资本+人才+空间”四大平台,不但给办公室、给钱,还给你找人才,做创业培训。


这八家分别是清华控股、北极光创投、完美时空、银杏天使、创业邦、盛景网联、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悦高明德,涵盖了投资、媒体、产业、学校资源、教育培训等等各个领域的最顶级的品牌和资源,联合成立的“清青创—创业星·穿越计划”,在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扶持创业。可以成体系、成规模的对创业群体进行培育和孵化。


清青创的“星系方舟”,定位于创业管家和创业陪练。在产品研发、财务融资、品牌市场、创新方面、战略管理、领导力对创业者进行综合培训,为创业保驾护航。


而清青创背后的八股支持力量,所提供的帮助更有吸引力。盛景网联之前投资了中国很多一线的主流的VC和PE,这些VC和PE都需要寻找最好的、最多的,优质项目源,从生态系统的合作角度,做早期孵化器而又有着中国最好的资源的清青创,自然是很好的合作对象。盛景网联作为投资方,促进清青创所孵化的优秀创业者和他们参与出资的一线的VC和PE对接。对创业者、清青创和盛景网联是一件三赢的事情。


【投资生态催生新型孵化器】

其实在美国,早已经有了这种孵化机构,公司被雅虎收购的保罗﹒格雷厄姆,创办的Y combinatory,就是一个典型,这个平台严格筛选创业者和创业项目,创业者进入这个平台之后,Y combinatory不但提供资金给创业者,还会提供办公空间,提供指导经验,在这个平台上,诞生了好几家伟大的公司。


如今的中国也迎来了这个时代,那就是走市场化道路,利用社会资源做孵化器,并且实现盈利,进行可持续发展。


之所以说这种孵化器的出现,是投资生态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跟中国投资的发展阶段相关。


国内投资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好的投资项目非常抢手,很多投资机构为了拿到好项目,也想通过自己孵化或者投资孵化器的方式,在早期介入,发现好的创业苗子,为之后的投资铺路。像北极光创投、盛景网联投资清青创,就是这一趋势的结果,他们是看到了清青创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


这一次的孵化器热潮来势凶猛,并且提供的服务更接地气,做事更务实。比如清青创的战略体系,秦君从做清控科创的时候就一直希望自己的企业要站在全球的新视野下给自己找一个新的位置。清青创立足四化:国际化、专业化、产品化、平台化,不但在硅谷有自己的孵化器,有美元基金,还力求运用全球资源做孵化器;通过“园区+街区+社区”的平台,以及专业化的创投业务,和产品化服务,对创业者进行立体的帮助。


大大方方盈利,保证了可持续性,市场化利用社会资源,则让孵化器的服务更加接地气,来得更加实际,这一轮的孵化器热潮,除了顺应政策大势之外,也顺应了中国的创业代际和投资的生态需求,我预计,这个行业将会很快出现一两家上市公司。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韵网立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欢迎参与交流,登录 后才能参与留言,留言审核后公开显示

    精品留言0

王冠雄 重创新实验室创始人,「入口级产品」提出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