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延发博士,1995至2003年在大学任教;2003年至2010年就职于龙岗留学生创业园,负责园区招商服务工作,历任园区副主任、党总支书记;2010年至2012年就职于中海信科技园,先后任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打造了国内第一家民营的上市企业培育基地,率先提出了“未来,一起来”的园区运营理念;2012年至今担任深圳市库珀科技总经理。多年的园区及企业管理经验,使得毛延发博士对园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有较深刻的认识,对园区如何服务企业有着独到的见解。
1、如何形容园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对于园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毛延发直言就相当于制造业企业和客户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合作共荣的关系。“我一直在讲,未来要一起来,企业入驻园区,园区对企业进行服务甚至进行投资,这是一种共享合作的关系,而不是油和水分离的关系。但目前大部分的园区还是房东和租客的关系,园区和企业并没有深入连接,产生不了化学反应,这样的园区永远做不出品牌,勉强做出来也长久不了。园区应该建立和企业的强链接,理解创业和创业者,了解企业的需求,解决它们的需求,彼此之间合作成长。”
2、企业会从哪几方面选择园区入驻?
毛延发认为,产业园区虽然不同于传统地产,但企业选择园区入驻时,依然会首先考虑地段,园区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交通、物流、供应链等生活与产业配套设施要匹配;其次,园区租金的性价比要高,因为企业都会考虑效益第一;最后看园区能提供什么服务,包括落地的政府服务、社会合作机构的中介服务、园区自身团队的“走心”服务。另外,很多加速期的企业还会考虑园区能否提供足够久的发展空间,在自己做强做大之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迁。“园区能有效地服务,真正助力加速初创企业成长,就是一个成功的‘孵化器’。当企业发展壮大不得不搬迁的时候,就是园区孵化企业成功的时候,当别的企业看到园区不断孵化成功的案例,自然就会源源不断地入驻。”
3、不同时期的企业对园区服务需求的异同点?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所有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痛点,那就是缺钱,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要赚钱。但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又有不同的问题,而园区运营的关键在于要能真正把握企业痛点所产生的需求。”毛延发说道,“孵化阶段的企业,它的重点是产品研发,这个阶段企业虽然缺钱,但最重要的还是市场对路的产品,企业把产品做出来,批量认可了,现金流产生甚至收支平衡了,社会资金就来了;加速阶段的企业,它的重点是开拓市场,这个阶段的企业已经有一定的规模,此时就是要解决产品的营销问题,营销渠道做好了,市场回款和社会资金同样也就来了;成长阶段的企业,它的重点问题则是团队和文化建设,股权的纠纷、股东的纠纷、人才的留用等问题往往都在企业发展起来出现,此时企业的重点就是建立起好的留人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到了成熟阶段的企业,就是管理提升和收并购的问题了。园区运营团队只有了解了不同阶段企业的痛点,才可能实现对症下药,解决企业需求,辅助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4、怎样看待园区智能化管理服务趋势?
毛延发认为,互联网时代,园区要懂得随机应变,顺势而为。“企业入驻园区,有什么问题和需求自然希望与园区能够多渠道地沟通并得以解决;社会上众多的服务机构也希望有机会多了解园区企业,希望找到心仪的客户;而且园区与园区之间也需要沟通交流,在竞争中得以合作发展……这些需求在园区线上智能化平台都可以实现,平台不用很花哨,但功能要实用,不能光有概念不落地,线上线下相结合,真正做到沟通、体验和解决一体化,其中的解决过程就是收费和服务增值过程。”
5、对目前产业园区行业的看法?
毛延发表示,做园区要充分理清与政府、与投资者、与客户三方的关系,否则,要么做不成,要么做不强,要么做不久。产业园区行业10年前是蓝海,5年前是红海,而现在是血海。园区太多,同质化严重,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一个行业环境下,园区经营者最重要的就是知“己”:园区位于什么地段?容积率多少?荷载如何?先自我定位,基于定位再考虑精准招商;还得了解清楚片区产业基础和未来定位是什么?让园区成为政府招商及服务的落地点,得到各相关部门的支持;更要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如何能够协助企业有效解决?实现以服务推动二次招商。最后以成功案例进行园区品牌推广。如此,才有可能冲出重围,打造出自我品牌的园区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