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淑华报道
近日,Plug and Play中国与汽车零部件科技公司佛吉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帮助佛吉亚在中国寻找投资前景良好的初创公司,同时在智能座舱与零排放出行科技方面开发新技术;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携手博世(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博世“shanghai connectory”创新孵化基地;中关村创业大街与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在德阳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东方汽轮机—中关村创业大街产业创新中心。
当大中小企业的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正从单打独斗走向众创、共创、广域协同,资源整合正从产业链整合走向跨行业、跨界融合互补时,越来越多孵化器开始深耕创新创业生态,搭建大企业创新平台,拓展大企业与初创企业合作通道。
协助大小企业高效精准对接
“对行业大企业来说,它们需要的是创新,也愿意开放企业内部一些应用场景与初创企业合作,但困扰它们的是很难高效精准找到适合的创业企业。大企业和VC合作伙伴的诉求,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催生我们后来做大企业创新项目和加速产业投资,通过跟大企业合作,帮助它们梳理创新需求,找到匹配的创业企业,然后帮助创业企业跟大企业达成合作。” Plug and Play 中国副总裁陈志新表示,“目前,在plug and play美国硅谷总部,有络绎不绝的创业者跟大企业谈论他们的项目,也有很多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从全球飞过来,快速找到需要的项目或者技术解决方案, VC合作伙伴只需要坐在那里静静聆听观察,找到想要谈的项目,跟他交流,就可以找到投资的标地,这也呈现了Plug and play的小生态雏形。”
自2006年以来,Plug and Play已为全球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对接符合其发展战略的科技创新公司。从2016年开始,Plug and Play中国先后与戴姆勒大中华区、万达集团、昕诺飞(飞利浦照明)集团、博世全球投资RBVC、龙湖、软通动力、京东、成都万华、强生、雀巢中国、思念、米其林、奥迪、上汽等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承担这些大企业的外部创新工作。
Plug and Play中国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徐洁平表示,Plug and Play希望把这种模式覆盖到更多中国本土企业。目前,Plug and Play合作的大企业中,有60%是海外跨国企业,40%是本土企业,覆盖面多达14个行业领域,近几年或将会根据中国行业发展特点,在八大区域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深入扩大本土企业乃至中型企业的合作比例,携手中国和世界企业共筑创新和科技合作的桥梁。
近年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积极和区内区外世界500强企业微软、思科、强生、圣戈班、标致-雪铁龙、安永等合作,构建开发区开放创新平台。据悉,该合作形式包括共建孵化和加速空间,为其内部创新项目提供创业生态系统和办公场地;为世界500强企业对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在孵企业,促进大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园区企业“大手牵小手”;共建世界顶级实验室,并向漕河泾企业开放资源,将它们在创新项目、行业标准、开源技术和研发方法论等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优秀项目进行分享。
多年来,中关村创业大街推出的产业创新服务也涵盖积极服务大企业客户,助力大企业开放创新等,并先后联合大企业成立开放创新联盟,形成创新加速营、大企业全球创新招募计划、首席创新沙龙等服务产品,加速创新与产业深度结合。中关村创业大街帮助大企业根据自身创新需求寻找对接资源,发布并招募大企业的内部开放资源与创新需求解决方案,为国内与国际创业项目提供一系列的大企业产业资源对接、在中国孵化落地的服务。
探索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
在创业型经济时代,孵化器正在连接创新创业生态圈各类型个体,使创业企业、投资机构、大型企业、大专院校以及科研机构有机发挥各自作用。当培育创业企业的孵化器积极探索和大企业合作,助力创业公司对接创新资源、携手大企业共同进行创新、联动资本进行创投时,我国多部委也正在倡导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大中小企业创新组织模式、重构创新模式、变革生产模式、优化商业模式,进一步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并提出用3年时间,支持不少于50个实体园区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特色载体。中央财政将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分3年投入100亿元支持200家优质实体经济开发区。
孵化器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发布支持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和专业资本集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工作指南的通知》(以下简称“工作指南”),提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是支撑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各地应围绕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积极引导打造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特色载体,促进提升资源配置质量与效率,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
工作指南提出,着力支持引导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支持打造“龙头企业+孵化”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型载体、支持打造“投资+孵化”的专业资本集聚型载体三大重点任务,并从搭建国家级资源服务对接平台、行业协会资源服务对接平台、地方有关资源服务对接平台三方面提供保障措施,进一步明确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和专业资本集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的目标和路径,着力提升各类载体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地方构建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助力中小企业专业化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大企业具有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平台和国际竞争等优势,创业企业具有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质量效益高等优势,联动双方优势可有效发展。但目前大部分创业企业仍未与大企业建立良好的融通机制,难点主要在于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创业企业自身素质仍有欠缺,需要较长时间培育才能达到融通发展的要求;企业地位仍不对等。
当前,各方也正在推动大型企业和创业企业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创新工序,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从多个孵化器积极搭建大企业创新平台,到参与启动《大企业共享创业平台标准》;从支持不少于50个实体园区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特色载体,到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和专业资本集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从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中小企业融通专业赛和“大企业对接会”活动,到即将举办的“创客中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项目对接活动……它们都将更好地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