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P In China

发布时间:2019-04-19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时光之颜色

IASP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Science Parks),是国际科学园协会的简称。这个机构是欧洲人创办的,主要聚集了全世界一批科技园区,也有一些孵化器会员,总部在西班牙南部美丽的城市马拉加。其与中国结缘比较早,1995年就曾在中关村开过年度大会。

 

1998年起,由于在北京市科委系统做孵化器的工作,我跟这个机构开始有联系。1999年开始,经我提议并由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具体操办,北京市科委每年在科博会期间举办企业孵化器国际论坛,那之后每年我们都会邀请IASP的主席和总干事与会,我认识的第一位主席是Peter Why先生,他是澳大利亚珀斯人。

 

2001年,IASP与中国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合作成立了其北京办公室(办事处, Beijing Office),负责其在中国的业务,我为主任。这办公室后来改称中国办公室(ChinaOffice),目前由清华科技园的陈鸿波博士作主任。

 


这是办事处签字仪式的照片。


代表合作三方签字的是,IASP总干事LuisSanz,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景安先生,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炎先生(他后来还担任IASP亚太分会主席)。见证签约的有:北京市政府林文漪副市长,中关村管委会陆昊主任,中国台湾中华创业育成协会袁建中理事长,IASP主席Dr. Plate (德国海德堡人)等。

 

当年协议的文本,居然我还存着。主要有以下内容。

 

本协议签署各方为:国际科学园协会(以下简称IASP),北京市政府,代表北京市并全权代表北京创业孵育协会(以下简称BBIA),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目的:此协议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IASP北京办事处的创建、运作和管理,以下简称北京办事处。

IASP北京办事处主要的战略性的目标是:

1、便于IASP中国会员与IASP所代表的世界网络的更好融合。

2、IASP提供的服务能更容易传达给中国的会员。

3、增加中国IASP会员的数量。

4、支持IASP非中国会员在中国的活动。

法律框架:

IASP北京办事处将在BBIA的法律框架下运作。BBIA将是IASP北京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合法雇佣单位。然而,在所有运作方面,IASP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将完全依靠并在IASP总干事或IASP服务部经理(当服务部经理代表总干事时)的领导之下。IASP北京办事处的运作将在中国的法律下进行。

 

在中国有关方面的建议下,IASP总干事选择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作为北京办事处的地点。IASP北京办事处任何不同于此处提到的地点的改变,必须征得签署此协议各方的同意。

 

作为对中国有关方面对IASP北京办事处大力支持的回报,IASP将支付给BBIA以下费用:

A、  中国新会员的会费:

从北京办事处成立之日起,在中国新吸收的每个正式会员所交纳的会费,IASP将支付310欧元给BBIA;每个联络会员所交纳的会费,IASP将支付150欧元给BBIA。以上所说会费,IASP一旦收取,将以年度为基础支付给BBIA。如IASP在中国吸收其他类型的会员,将支付给BBIA的会费提成在适当的时期进行谈判确定。

以上费用的数额适用于办事处的实验期。

B、  项目收入:

IASP在中国举办任何活动,如培训班,会议等,其利润的50%,也将由IASP支付给BBIA。这些利润将在活动结束二个月内,并除去所有必要的费用以后付给BBIA。

期限:签署各方同意自签署之日起,北京办事处成立之后的前2年实验期,实验期之后,由双方评估办事处的成效并通过协商来确定办事处是否继续运作。

 

 

我和Luis、Plate的合影。


办事处得到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我们在其交流中心的办公室,房租很低。北京市科委提供了经费支出,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则承担了日常支出。北京创业孵育协会和办事处在那里运营了大概四年,做了许多工作,一时成为这个行当的一个中心。

 

 



那几年,跟Luis每年总要见上几面,相处融洽。

 

今年开始发起全球智能孵化网络(WIIN),我也跟Luis通报了,他表示大力支持并希望IASP与WIIN将来有紧密的关系。可惜由于时间关系,他不能来大连参加6月29日下午的全球创业孵化峰会。

 

最近几年,全世界的创业、创业孵化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孵化器为代表的创业孵化事业蒸蒸日上,中国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IASP试图扩展版图,吸纳更多的机构入会,把名字改为: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Science Parks and Areas of Innovation在原来的科学园之外,又加上了“创新区域”,自然也包括孵化器。这是在会员类型方面的拓展。

 

类似的,美国国家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 National Business Incubation Association)也不敢再认为“美国的就是世界的”,为更广泛地“团结”其它地区的创业孵化机构,把自己的名字改为:INBI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novation Association,翻译过来应该是:国际企业创新协会。

 

这些变化,加上我们中国这几年创业和创业孵化的火爆,以及新技术的大量涌现,都促使我思考并形成结论:创业孵化的智能时代和中国时代已经来临,一个面向中国需求、依托中国力量的全球智能孵化网络,必定会出现。

 

这个网络,WIIN,无论我去不去做,都会出现。只不过,我来发起,可能会快一些。哈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