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全球布局 孵化器加速跨国合作

发布时间:2019-03-27

信息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本报记者   邓淑华报道

  从美国硅谷孵化器Founders Space正式落地西安航空基地,到中瑞创新产业中心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揭牌;从优客工场进驻新加坡“华尔街”珊顿道,到启迪之星(泰国·曼谷)开幕在即;从氪空间与日本EBC科技加速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到中亚互联(国际)孵化器与哈萨克斯坦阿拉套创新技术园经济特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年1月以来,伴随着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来”“ 走出去”“国际化合作”等一系列跨国布局在全球双创生态系统频频上演。


中亚互联(国际)孵化器与阿拉套创新技术园经济特区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约仪式

  多家国外孵化器纷纷入华

  1月15日,Founders Space航空基地工作站在西安揭牌。这标志着美国硅谷孵化器Founders Space和西安航空基地将联手打造航空领域创新创业国际双向孵化的新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航空“硬科技”创业生态圈。

  3年前,致力于将硅谷的创业精神带到中国,参与构建中美创新创业联动孵化生态系统的 Founders Space创始人史蒂夫·霍夫曼表示,希望在中国成立5-6家孵化器,落址范围覆盖中国东西部走在创新创业前沿的特大型城市。自2016年7月8日,其在美国本土外的首个实体孵化空间——Founders Space-漕河泾联合孵化空间正式宣布启用以来,Founders Space已先后在上海、北京、深圳、武汉、杭州、西安等地布局。

  Founders Space中国分园也在探索新发展。2017年12月15日,武汉光谷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与Founders Space共同打造的微加&Founders Space孵化器正式揭牌运营。该孵化器通过基础服务、增值服务、创业学院、国际服务、特色创孵五大核心服务,力争在未来3年建立全球站点8家。

  Founders Space是国外孵化器来中国拓展的一个缩影。十多年前,越来越多国外孵化器、企业、机构就已开始加速拓展中国市场,独资或联合中国的高新区、孵化器、投资机构、企业、大学等共建孵化器。自2006年以来,成都欧盟项目创新中心、上海丹麦科技创业中心、微软加速器、诺基亚体验创新中心、西交SKEMA国际创新创业园等相继成立。2013年,来自美国硅谷的加速器500 Startups在北京设立办事处;2015年12月,500 Startups与杭州未来科技城签订战略合作;2017年10月,500 Startups余杭梦想小镇站揭幕。

  伴随着“双创”热起,来自美国的Plug and Play、Y Combinator、WeWork,来自荷兰的HighTechXL,来自英国的Startupbootcamp(SBC)等孵化器相继进入中国。其中,Plug and Play中国已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重庆、郑州等地设有区域中心,已累计投资、孵化超过 300 家中国创业公司;全球办公空间巨头WeWork联合弘毅投资、软银集团设立WeWork中国,加速拓展商业版图,已在北京、上海、香港、杭州等城市拥有74个社区空间。

  国内孵化器纷纷走出国门

  在世界顶尖孵化器来中国发展时,已有越来越多中国孵化器走出国门。

  1月31日,优客工场宣布进驻新加坡“华尔街”珊顿道。这是优客工场在新加坡的第三个社区,也是优客工场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美国纽约之外又一个布局共享办公空间的海外城市。

  启迪之星董事长张金生透露,今年5月,启迪之星(泰国·曼谷)将开幕,未来启迪之星将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设立8个海外孵化基地。

  早在2001年,科技部在6个国家启动8家海外科技园试点工作,为国际化工作积累经验。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异军突起,我国又从2012年开始第二轮海外建设孵化器阶段,瀚海智业、清华科技园、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等纷纷在海外建立孵化器,推动“国际孵化、跨境加速”。

  2017年,北京瀚海、启迪之星、太库科技、SBC等9家孵化器发起成立国际创业孵化联盟,目前该联盟会员单位已达80家。其中,瀚海控股集团已在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建立8个跨境孵化器园区,累计为100余家海外优秀项目提供跨境孵化服务,帮助30多家海外优秀企业成功跨境落地国内各高新区,帮助国内外200多家企业进行融资,融资金额累计超过3亿美元。

  各地政府也在加快推进海外孵化器建设。2017年9月,浙江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联合发起在该省建设发展一批海外创新孵化中心。2018年年初,浙江省公布第一批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名单,浙江美国硅谷雷德伍德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等3家海外创新载体列入创建名单,浙江美国硅谷贝尔蒙特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等4家海外创新载体列入培育名单。2018年年底发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在5年内建设100家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创新孵化中心。

  《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2018》显示,孵化器成为政府间科技合作的重要内容。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多国对中国“双创”经验表示出浓厚兴趣,纷纷要求与中国开展孵化器相关的科技合作。中澳火炬创新园自2016年4月建设以来,在推动中澳双方产学研合作方面成效显著,澳方强烈要求尽快启动火炬创新园二期实体园区建设。

  频繁开展国际化合作

  当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时,各类孵化器、科技园区频繁开展国际合作。

  1月16日,氪空间离岸创新中心与日本EBC科技加速器在合肥高新区正式宣布展开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共同努力,互享资源,着力打造一个集招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对日综合型服务平台。

  2月19日,中亚互联(国际)孵化器与阿拉套创新技术园经济特区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约仪式。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中哈两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该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

  多年来,西安高新区依托APEC共同孵化网络、亚洲孵化器协会等国际化平台,组织“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分享会”等活动。同时,分别与澳大利亚孵化器协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印度STEPS孵化器机构对接,不断推进企业国际合作。

  积极探索国际化的惠州仲恺高新区,自2011年起就与北京瀚海集团、恺德欧洲咨询公司等机构合作,选择在美国波士顿建立海外孵化器。随后,惠州仲恺高新区陆续在全球多个城市设点建孵化器,包括美国波士顿、华盛顿、硅谷,德国科隆,以色列特拉维夫,形成遍及亚欧美的全球孵化网络。

  据悉,目前我国已在20多个国家建立离岸孵化基地,与70多个国家建立海外合作机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