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武汉市青山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青山创业中心)成立于2000年8月,2002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专业型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10年3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系武汉全民创业示范基地、武汉环保产业孵化示范基地、武汉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等,连续多年被推选为省、市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
青山创业中心原位于武汉青山冶金大道35号,先后进行了三期建设,孵化面积1万平方米。2011年8月,园区因建设科技体育中心而拆迁,并迁入武汉青山火炬大厦,形成了新的园区。
青山火炬大厦是青山创业中心的四期工程,是青山区科技局与青山区城开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位于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54号,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2015年,青山科技体育中心将建成,还建青山创业中心的面积为4000平方米。
青山创业中心现有孵化面积21200平方米,在孵企业81家,累计毕业企业85家,转化科技成果95项,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326个,其中大专以上人数占73%;年度科工贸总收入61055.2万元,全口径税收1671.5万元,累计缴纳税收14236万元。
青山创业中心除了承担着自身的建设、管理和服务责任之外,同时还承担着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指导、示范和全区孵化平台的建设与服务责任,系青山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会长单位。
青山创业中心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较强的孵化服务能力。
企业全过程孵化服务
青山创业中心一直努力地探索着企业全过程服务的模式,早在2006年就提出要将孵化器的功能向两端延伸,形成孵化服务的链条。向前端延伸,将孵化服务延伸到预孵化阶段,向后端延伸到孵化产业化环节。2007年,帮助武钢集团公司组建了“项目孵化器”,2012年,组建了“青山创业中心青年创业苗圃”(青山大学生创业基地),孵化服务的对象,是尚未注册公司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和项目,提供“五免一补”服务,即免房租物业费、免水电费、免通讯网络费、免办公用具使用费、免费配备创业导师,提供5000元的创业补助。并于2010年开始,着手筹建“青山创业中心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基地”(青山创业中心企业加速器),该孵化基地占地136亩,位于青山节能环保产业园内,拟入园的企业,全部为青山创业中心毕业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预计2014年可以建成并形成企业加速器服务功能。
协会管理、分层服务
2007年,组建了“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青山分会”;2012年月,正式组建了“青山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青山创业中心一直是青山孵化器协会的会长单位。
青山孵化器协会一直试图按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努力发挥孵化器协会的“资源和能力集聚、信息和能量放大”的作用,和区域内孵化器同仁一起,探索着“协会管理、分层分工,共搭平台、共享服务”的孵化器运营和服务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行之有效,得到了全区孵化器的高度认同和配合。
投融资服务功能
组建了300万元的种子资金,主要用于孵化器投资、大学生创业补助、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服务。设立了600万元的科技担保基金,可以为企业提供3000万元的融资担保;投资500万元,参股风险投资公司;组建了1000万元的科技创业投资公司;拟投入300万元,参与市天使创业投资基金;组建了武汉民生•青山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合作社等。
科技与项目服务
包括为在孵企业开展科技项目申报、知识产权专业服务、项目咨询与策划、实验试验补贴、产学研、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新产品展示与资源对接等服务。在服务方式上,采取专业人做专业事,形成了专业的服务团队。
创业培训与导师服务
组建了“湖北省科技创业网络商学院青山分院”,接入了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构建了“创业导师+辅导员+联络员”三级服务体系,承担了“青山科技创业天使导师团”的建设、日常管理和企业服务任务;建立了定期培训机制,争取每月开展至少一次企业培训活动。
大学生创业服务
自2008年以来,青山创业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一直默默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的服务。2012组建了青山创业中心青年创业苗圃,2013年3月,帮助组建了青年创业专门孵化器——武汉虹蔚青年科技企业孵化器。2013年9月,帮助组建了全市第一家大学生科技创业园。2013年4月—10月,青山孵化器协会牵头承办了武汉市首届“青山杯”青年科技创业大赛,并持续坚持“科技企业孵化器进校园”活动,与多数大学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目前正在组织实施青山区实施“青桐”计划五年行动方案,为大学生到孵化器创业提供免费空间、给予启动资金支持、解决大学生落户户口问题、实施“安居工程”、贷款贴息、给予项目申报优先支持等,全力扶持大学生到青山创业中心成功创业。
组织与文化服务
组建了青山创业中心党组织、共青团组织、联合工会、科协、妇女创业者联谊会和慈善公益组织。2013年9月,又组建了青山区科技创新商会,旨在将孵化器内优质高成长的科技企业联合起来,牵手发展、抱团发展。同时,重视文化建设,在“和谐企业”、“双文明单位”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形成了特色和品牌。
空间情况
登录后查看
马上登录暂无
特色服务
登录后查看
马上登录运营情况
登录后查看
马上登录相关附件
登录后查看
马上登录评价 查看(0)>
暂无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