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首都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创业者们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认真收看开幕会盛况,深入学习和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报告引起了首都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创业者们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赋予了我国科技事业新使命,为大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新方向,对科技企业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要坚定创新自信,坚持实干创新,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形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不断添砖加瓦。 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于海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科技创新,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一名党员,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努力发挥好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优势,努力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勇攀量子科技新高峰。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 伍昱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智源研究院将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 刘正伟 应用数学院定位为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引进海内外顶尖应用数学人才,推动创新资源的快速集聚。今后将牢记重任在肩、坚持教书育人,牢记立德树人、坚持榜样育人,牢记创新驱动、坚持科研育人,用实际行动将应用数学院打造成国际顶尖科研机构,用不懈奋斗助力国家原始创新高地建设。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陈云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作为一名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研究者,感到振奋非常、压力巨大,将努力开展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李建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树立科技自立自强坚定信心,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听后倍受鼓舞,信心满怀。作为一名高校教育科研工作者,将牢记责任担当,在科学研究上攻坚克难,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道路上踔厉奋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华大学教授、全国青联常委 陈巍 作为青年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不仅有幸见证了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更有幸投身于其中,以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为背景、为舞台,努力干事业、做贡献。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科技创新和立德树人工作中,继续为伟大事业不断添砖加瓦。 北京科技大学大兴研究院教授、首都干细胞公共平台负责人 杜宏武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注到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高校管理体系这两个关乎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行动纲领。将进一步坚定创新自信,努力开展科技创新,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徐鸣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对于以创新驱动的民营企业家来说,仿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更坚定了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攻关核心关键技术的信心。银河航天将充分借助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助力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推动商业航天的建设,实现产业报国。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伟武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 印奇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旷视科技深刻感受到全球科技竞争的空前激烈,深刻体会到科技自立自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旷视科技将立足国家发展全局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应用落地”的双轮驱动,不断突破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瞄准物联网场景加速应用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创业孵育协会理事长、韵网创始人 颜振军 发展是第一要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两点让人感受很深,一是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二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关村创业大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聂丽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下一步做好科技创新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关村创业大街将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继续为科学家、青年创业者、创新领军人才提供高品质、精准化的创新服务,助力硬科技、源头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北京新生巢生物医药科技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丽 作为北京市重点打造的创新型生命健康产业运营平台,新生巢创新中心将深耕细作、笃行致远,紧密围绕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布局,立足服务生命健康前沿企业,联合产业资源协同创新,提升国际合作创新与国际技术转移水平,打造世界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连通活跃的生态圈。 中关村软件园产业服务部副部长 谷月 作为创新旗帜园区从业者,今后要将本职工作同新发展格局相结合,以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为己任,面向世界信息科技前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以产业集群提升为着力点,管理好园区、服务好企业、发展好产业,将中关村软件园建设成为具有中关村特色的世界级创新园区。 金隅智造工场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叶菲 作为一名科技服务工作者,要把握新机遇,加速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本领,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努力书写新的荣光。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管委会人才创新服务中心原主任 杨燕秋 作为一名基层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者,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早日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